中國時報【王莫昀、陳宥臻 、李明賢/台北報導】
國光石化案觸礁後,石化公會理事長陳武雄昨證實,泛中油體系搶灘福建漳州古雷。陳武雄個人與和桐、榮化、台聚合資的台商古雷石化(漳州)公司,十六日與大陸中石化、福建省人民政府於北京簽署「合作建設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框架協議」,未來總投資一五○億美元,年底啟動,三年後投產。
對此投資案,昨晚經濟部長施顏祥說,政府對輕油裂解登陸尚未開放,政策也不急著開放,目前還在檢討中;政務委員尹啟銘也說,古雷案應該像是兩岸民間企業所簽署的合約,政府不見會照單全收,一切仍要依規定審查。工業局長杜紫軍指出,「事先知情」,但業者是先簽署投資意向書,不具法律約束力。
杜紫軍強調,當時有跟業者說明政府目前並未開放輕油裂解登陸,「不只是台灣政府還沒開放輕油裂解登陸,對岸也要國務院審查通過才能投資」。至於是否因大選在即,無法開放,他則不表意見。
值得注意的是,古雷建置煉化一體生產線,年煉油量達一千六百萬噸,大約了占台灣成品油年需求量三千萬噸逾一半,乙烯年產能為一二○萬噸,比中油的一○八萬噸還要大。
這項合資案,陳武雄指出,台商持股五成,大陸中石化持股廿五%,福建煉化公司持股廿五%。至於台商持股比例,因各公司須提報董事會,目前尚無法確定。未來只希望政府能儘速開放輕油裂解西進,讓國內石化業能另謀生機。
依照民間石化業規劃,這一項投資案分為上下游,上游由陳武雄個人、和桐、榮化、台灣中石化以及大陸中石化、福建煉化公司合資成立,基地占地二六○公頃,三年後投產。
至於下游可望進一步納入長春、國喬等其他業者,在上游支援下,後續將啟動下游廿六項投資計劃,合計年產能近八四六萬噸,總計上下游總投資額上看一五○億美元。
台聚、中石化與榮化均表示,能成立上下游一體的產業體系,有助提升業者對巿場風險的應變力,只是目前尚處於簽訂意向書階段,最後還是要看台灣能否開放輕油裂解西進,以及大陸當局是否通過審批。
陳武雄指出,「漳州古雷煉化一體化」投資案,將會儘快向經濟部提出申請,且希望今年十一月到年底前能通過大陸方面的審批,趕上十二五計畫需求。
至於先前中油赴新加坡等東南亞進行評估,未來這些泛中油體系、原本國光石化的班底,是否追隨中油腳步?陳武雄指出,只要具有競爭力,石化業一定支持中油,同步進行投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