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自由時報記者劉榮/台北報導〕北市三座垃圾焚化廠每年產生上萬噸的飛灰、底渣,北市議員李慶元接獲投訴,環保局三個多月前,竟悄悄將北投焚化廠燃燒後含有劇毒的灰渣,堆置在人煙稀少的木柵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停車場,堆置場下方就是保護區,民眾大罵環保局:「夭壽,怎麼不堆到官員家旁邊的公園。」
環保局承諾月底前會移置它處
環保局主任秘書盧世昌承諾,三月底前,會設法將堆置在復育公園的一千七百包灰渣移置它處,這些灰渣都覆蓋防水布,底層也有木柵隔絕防止滲流水。
李慶元昨天與十多位博嘉里居民前往福德坑環保復育公園抗議,堆置場圍有磚牆、鐵門深鎖,有保全控管,鐵門旁還掛有「監視錄影中,嚴禁他人進入」。
福德坑曾是台北市第一座大型垃圾衛生掩埋場,總面積九十八公頃,七十四年啟用,至八十三年六月關場時,共埋了三十七公頃,成為著名的福德坑垃圾山,隨著北市三座垃圾焚化廠啟用,環保意識抬頭,近年來已綠化成為復育公園,也成為國內衛生掩埋場再利用的典範。
北投焚化廠灰渣 三個多月前堆置
李慶元痛批,福德坑垃圾場早已停用,公園原本應該是回饋地方、開放民眾活動的場所,竟然被拿來堆置飛灰、底渣,「北投焚化廠的有毒灰渣,未經水洗程序,繞了大半個台北市堆到文山區,真是離譜到家。」
李慶元說,焚化爐產生的灰渣,含有戴奧辛、鎘、砷、六價鉻、銅等有毒元素,在環保局得知民眾及議員會勘前,每包一噸重共一千七百包的灰渣,「上方連防水布都沒蓋,一旦大雨淋濕,滲流水可能流到下方的保護區。」
他批評,復育公園因為人煙稀少,近幾年變成環保局的「後院倉庫」,目前至少有垃圾車、溝泥車及資源回收販售作業堆置場,還有大型家具、電器等回收物,連有毒的灰渣都要進場,難怪居民忍無可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