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者何玉華/專題報導
風景區公廁品質令人詬病,但在新北市近郊,近幾年也看到許多不一樣的公廁,從環境到設備號稱五星級,融入科技、綠化等設計,讓民眾耳目一新。
新北市提升公廁品質,從民國九十四年擬定觀光旅遊景點公共廁所評比計畫,加強對環境衛生的稽查,九十六年進一步推動「公廁變臉分級評鑑計畫」,希望達到「乾」、「淨」,也就是「不髒」、「不臭」、「不濕」以及自主管理及綠美化的五「心」級公廁目標。
幾年下來,在人潮集中的都會區或近郊遊憩區公廁,明顯感覺到改變,例如人潮多的八里左岸,永續環境教育中心的廁所強調高科技、綠建材,除了省水水龍頭,男廁的小便斗,內側採奈米材質製造,結合特殊濾心以及連通管設計,有效阻隔臭味且方便尿液收集;尤其是使用後不需沖水的設計,即使在假日人潮使用尖峰難以清潔的情形下,也可以提供不臭的空間。
碧潭東岸公廁以往給人髒亂印象,在九十七年重新整修後,洗手台與周圍牆面綠化植栽的設置,讓人乍看以為是咖啡廳,到晚上還有夜間燈飾裝置,在黑夜中目標相當明顯;陽光運動公園首創的景觀廁所,寬敞的空間可讓車友攜帶單車進入,更是擄獲單車族的心。
從近郊公廁的改變,看到公廁問題「非不能為也」,尤其淡水、三峽、深坑各地老街,烏來、北海岸、東北角等戶外遊憩風景區,以及年節活動人潮倍增的平溪、十分等地,都是未來推動新北市觀光旅遊提升,提供民眾「方便」,需要再加把勁的地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