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自由時報記者吳世聰/太保報導〕養豬場廢水污染水源,嘉縣環保局爭取環保署的補助,推動「豬廁所」計畫,在豬舍內設置簡易的豬廁所,回收豬糞尿再利用,以減少外流量,避免污染及浪費水資源。環保局表示,豬也是愛乾淨的動物,只要從仔豬就養成習慣,就不會在豬舍內,隨地大小便。
嘉縣養豬場有二百四十家,飼養的頭數約四十萬隻,目前豬場處理糞尿方式是用清水沖洗豬舍的糞尿,再經污水處理設備處理後排放。
環保局估算,每隻豬一天消耗水量達廿二點四公升,排放的廢水也會污染河川的水質,縣環保局向環保署爭取經費,辦理「養豬業源頭減量試驗評估計畫」,即在豬舍內設置「豬廁所」,讓豬雙養成定點排便溺的習性,集中處理糞尿。
環保局選定溪口鄉游東村一家養豬場進行試辦,邀請鄰近的六家業者觀摩,收集後的豬糞尿,打算再利用當有機肥料或者花卉專用肥料。
不過,嘉縣養豬協會理事長林秋桂說,養成豬隻在固定的地點便溺,困難度不高,但後續糞尿處理及相關設施的改善,才是業者難以配合的主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