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灣醒報記者莊瑞萌綜合報導】美國一所大學實地抽檢大賣場的手推車發現,7成以上的手推車手把上都驗得到細菌存在,而且其中一半以上都驗出大腸桿菌。不過專家也表示,使用手把而造成疾病大規模傳染機率相當低,隨時保持自己與小孩手部清潔,才能避免孩童被細菌傳染而生病。
美國亞利桑那大學隨機抽檢來自美國4州不同賣場所使用的推車,結果發現共85個推車中,72%在手把上都驗出細菌,其中在36個推車上進行大腸桿菌檢驗,結果一半以上都有大腸桿菌與其他細菌的反應。
研究人員格柏表示,「實驗結果發現,賣場手推車的衛生條件反而比廁所還差,主因是賣場手推車的清潔最常被忽略。」
研究人員格柏早在2008年時,就曾經研究發現,使用過賣場推車的兒童,感染沙門氏菌與曲狀桿菌(Campylobacter)機率較一般兒童為高。
不過,對於這次的研究結果,賓州大學教授費緒曼則表示,「使用推車手把而造成疾病大量傳播機率相當低,因為生活中很多地方包括門把或坐墊,都是細菌,」因此,他反而建議家長應該隨時保持自己與小孩的手部清潔,藉此減少接觸到細菌而生病。
專家也提醒,大腸桿菌爆發大多藉由未煮熟的食物造成傳染,生活中透過人跟人接觸而爆發大規模傳染的機會其實相當低,過去,美國發生過大腸桿菌傳染是在2006年時,包裝的菠菜被驗出大腸桿菌,以及更早在1993年,速食店漢堡肉被驗出大腸桿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