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視 – 2015年12月28日 下午9:05
24小時營業的超商,改變了很多民眾的消費習慣,從一開始在超商購買零食、飲料,後來推出霜淇淋和咖啡,甚至還可以在超商買書、洗衣、訂票,超商提供的商品和服務,愈來愈多元,現在更開始異業結盟,走向多角化經營。
超商不再24小時不打烊,顛覆傳統經營模式,其實國內最早的超商,就是7-Eleven。
1979年由統一集團引進,4年後開始24小時全年無休,如今全台超商已經破10000家,每2300人就有一家店,穩坐全球密度之冠,也讓過去的傳統雜貨店,逐漸式微。
2013年全家首度推出霜淇淋,更引爆超商霜淇淋熱潮,2年來全家陸續和日本、森永合作,推出超過10種口味,統一則引進夕張哈密瓜、比利時巧克力等限量口味,累積到2015年,超商賣出的霜淇淋已經超過9000萬支。
咖啡,也是近年超商的熱銷商品,每年帶進至少25億營業額。
明明是超商,卻有調理廚房,從便當到湯品,全都現點現做,全家除了和吉野家、天和鮮物合作,推出熱便當,還引進有機超市,統一則導入無印良品、博客來的書籍文具,也和星巴克、MisterDonut結盟,萊爾富推出現做麵包,OK則有熱食機台,讓商品服務更多元。
民眾:「很方便因為它24小時,那如果我有欠什麼(食材),我晚一點我想吃什麼可以下來買。」
超商業者王國君:「原來便利店的客層大概都15到~35歲,現在逐漸往35~44歲這一些族群發展,這些族群都希望健康飲食需求,所以藉由這次的合作,我們希望互相送客,增加這一些消費者需求,我們在這一次,希望能夠提高30%~50%營業銷售。」
隨著市場變化,現在的超商,不只多了座位區,想要取貨洗衣服,還是訂高鐵或演唱會的門票,功能越來越多,超商不只是方便的好鄰居,也成為消費者越來越離不開的食、衣、住、行。(民視新聞蔡佳珍、陳信諺台北報導)
引用文章: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8%B2%B7%E6%9B%B8-%E6%B4%97%E8%A1%A3-%E8%A8%82%E7%A5%A8-%E8%B6%85%E5%95%86%E6%9C%8D%E5%8B%99%E5%A4%9A%E5%85%83%E5%8C%96-111530102--finance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