消費者保護處今天(4號)公布抽查市售口罩結果,36件樣本當中,有高達19件的標示不合格。消保處指出,不合格的業者已經限期改善,否則將處最高150萬元罰鍰。(余曉涵報導)
許多人出門時都會習慣佩戴口罩,為了要保障消費者權益,消保處近期抽查市售的口罩發現,36件樣本當中,有高達19件的標示不符合規定。
消保處消保官王德明表示,在一般口罩部分,主要違規的部分是宣稱「防PM2.5」或「BFE99%」的標示,會有虛偽不實或引人錯誤的狀況,在醫用口罩的部分則是品名與原核准不符、製造廠址沒有標示、原核准不符、未標示批號及醫療效能標示跟原核准不符,以及宣稱「有效阻隔PM2.5微塵」或「可過濾粉塵及汽車排放的二氧化硫毒物」等。
王德明指出,不合格的業者已經請主管機關依法限期改善,否則將處最高150萬元的罰鍰。另外,王德明也表示已經請經濟部標準檢驗局蒐集相關資料研議口罩制定PM2.5檢測標準的可行性。
引用文章: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6%8A%BD%E6%9F%A5%E5%B8%82%E5%94%AE%E5%8F%A3%E7%BD%A9-%E5%8D%8A%E6%95%B8%E6%A8%99%E7%A4%BA%E4%B8%8D%E5%90%88%E6%A0%BC-0424009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