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記者李芳菲台北報導】因應一年一度「國家清潔週」即將開始(103年1月23日至29日),環保署除提醒年終大掃除以清潔整頓為主、用藥為輔,儘量選購具環保標章的綠色產品或中性清潔劑來使用,對常用的家用清潔劑,環保署今年抽測40件,均未檢出壬基酚及壬基酚聚乙氧基醇等成分。
環保署表示,壬基酚(簡稱NP)及壬基酚聚乙氧基醇(簡稱NPEO),在環境中不易分解,且具有環境荷爾蒙特性,環保署已列為第1類毒性化學物質,並禁止使用於製造家用清潔劑。環保署選定日常生活用品中可能含「環境荷爾蒙」之相關市售家用清潔劑商品,進行壬基酚(NP)、壬基酚聚乙氧基醇(NPEO)及三氯乙烯之含量檢測,結果顯示均未檢出該等列管毒性化學物質。
環保署指出,環境荷爾蒙係人為製造之物質,具干擾動物體內天然荷爾蒙分泌、代謝及作用之能力,影響動物體之代謝、生殖及生長發育等生理作用。環保署102年抽測係以連鎖超市及量販店等地點進行採樣,共計採樣家用清潔劑40種,送交環保署環境檢驗所進行檢測,依據檢測報告結果顯示,40種家用清潔劑中均未檢出壬基酚(NP)、壬基酚聚乙氧基醇(NPEO)及三氯乙烯(如附件)均符合毒性化學物質管理法法令規定。
環保署認為,除該署的毒性化學物質管理行動,政府部會透過跨部會合作,自99年一起推動「環境荷爾蒙管理計畫」,今年已邁進第3年,透過部會合作進行相關法規強化、市售品抽測監控及加強正確資訊宣導等工作。環境荷爾蒙管理計畫執行成果,歡迎至環保署網站查詢(網址為:http://w5.camec.com.tw/epa33/ )。此外,環保署呼籲,廠商應負起企業社會責任,主動遵守商品相關法規,以確保產品符合相關法規標準,共同為環境及國人健康把關,以保障消大眾權益。2013/12/31
費資源回收處理電子化 創新管理
【記者李芳菲台北報導】國內資源回收處理產業,已從昔日收破銅爛鐵的「酒矸倘賣嘸」,脫胎換骨成「黃金產業 — 資源變黃金」。受補貼處理業對廠區的管理,以及政府對產業的輔導,也從傳統較耗時費能的錄影光碟方式,邁向電子化創新管理新紀元。
環保署表示,以往對於受補貼應回收廢棄物處理廠的作業管理,是經由錄影燒錄光碟,事後再以人工判讀光碟內容。對於應回收物過磅重量的統計,由運送應回收廢棄物車輛逐一過磅秤重後,並列印紙本磅單統計,再以人工方式鍵入環保署資訊系統內統計。
因應資訊電子化與即時化之趨勢,環保署自101年7月起,結合即時監控平台最新科技應用,已完成建置「電子化即時監控系統」。85家受補貼應回收廢棄物處理廠共1,016支CCTV監視錄影均已全數連線,可隨時透過上網工具,即時掌握全國各地受補貼應回收廢棄物處理廠的作業情況,藉由計量設備即時連線系統自行運算及記錄過磅資料,約每年可節省使用8萬餘片光碟,省卻人工作業的時間及節省用紙,且可避免資料遭到不肖廠商竄改以及可能產生人為輸入錯誤的情形。大幅提升管理效能,並兼具查核與防弊的功用,1年約可減少71萬張A4紙,減少12噸的碳排放,可達創新管理以及節能減碳的目的。
環保署說,稽核認證作業目的,為確實掌握應回收廢棄物處理業受補貼機構作業品質,並正確核撥回收清除處理補貼費。現今建置電子化即時監控系統後,除了可以協助稽核認證作業提升數據正確性,並簡化現場稽核人員作業,更可以達到人員管理、災害預防、污染防制與防堵弊端等效益,及降低廢棄物回流、溢領補貼費或環境污染等不法情事發生之可能性。此外,使用電子化即時監控系統,除消極防弊外,積極面更能達到簡化稽核認證作業流程,減少書面報表製作,達到節能減碳的積極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