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台灣公共衛生雜誌》六月號發表最新研究發現,父母職業因素與環境危害將導致孩童血液中鉛濃度的上升。作者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黃耀輝指出,區域別中以離島地區最高,父母親職業別以農林漁牧業最高。暴露在鉛濃度較高的環境將造成幼童腦部傷害,究其原因為健康不平等造成。
研究以各級區、市、鎮、鄉中的幼稚園隨機取樣,計934名兒童參加。檢測後發現,幼稚園兒童血液中鉛濃度平均值為1.86μg/dL;以離島最高(2.59μg/dL),北部最低(1.53μg/dL);而父親職業為農林漁牧業幼兒較高(>2.20μg/dL),最高個案超過平均值8.3倍。
黃耀輝指出,兒童血中鉛濃度在10ug/dL以下,仍可能傷害到腦部或神經,建議監測警戒值降為4μg/dL,針對高危險群加強環境鉛暴露防護。並從改善健康不平等特性來進一步達到防制環境鉛暴露的目的。
署北醫小兒科醫師王怡人表示,嬰幼兒時期因長期接觸建材或遊樂環境所帶有的鉛粉塵,可能產生智商降低、出生體重減低、孕期縮短、生長遲緩、女童發育減緩等症狀。
資料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7%88%B6%E6%AF%8D%E8%81%B7%E6%A5%AD-%E5%B1%85%E4%BD%8F%E7%92%B0%E5%A2%83-%E5%BD%B1%E9%9F%BF%E5%B9%BC%E5%85%92%E8%A1%80%E4%B8%AD%E9%89%9B%E6%BF%83%E5%BA%A6-16024112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