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灣醒報記者曹嘉真台北報導】「每十分鐘就接獲四個的公害陳情!」民國100年的公害陳情高達二十萬件,顯示民眾對環境品質要求日益提高,今天督察副隊長楊素娥表示,環保署未來將秉持深度稽查、有效採訪,處理公害陳情案件,為民眾提供更完善的生活環境,也提出鼓勵民眾一同舉發汙染的相關獎金。
公害陳情事件逐年增加,其中案件就噪音、異味以及環境衛生方面即高達八成以上。台北市陳情案件數量居冠,多是因為都會住商混合或者未落實分區使用規則,例如公用一樓還做餐廳造成噪音;都會區餐飲業油煙造成異味汙染,另外嘉義市區工地造成空氣污染等等。
目前公害陳情的民眾有84.45%是透過電話。處理時效為9.6小時已比去年快0.7小時,根據調查,越快到達滿意度越高。透過書面及電話訪問,對三萬七千四十七個案件做調查,不滿意的案件低於一成,楊素娥表示將會加強稽查,並對陳情民眾提出的案件做完整調查,是否有違規,若沒違規也會告訴其目前改善情況。
對於不滿意的民眾,楊素娥提到,在公害陳情案件中,多為輕微案件,但接洽人員會向陳情民眾表示「它無汙染、汙染已消失」,確實一些異味、噪音等等感覺性公害,並無嚴重至違規,但民眾確實感到不舒服,此回答會令民眾感覺到是敷衍,以致不滿意,所以提出稽查人員的專業訓練,更提高民眾的滿意度。
據統計,去年民國100年發生了20,7463件公害陳情案件,大約十分鐘有四件,全國稽查人力並不是非常充足,所以也鼓勵民眾共同舉發,政府會相對提供獎金,如舉報重大污染事件經地方環保局提報,環保署委員會審核,會有一千到二十萬的獎金;或者舉報烏賊車,也會提供相關獎金,希望民眾一同落實環境清潔。
資料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5%AC%E5%AE%B3%E9%99%B3%E6%83%85-%E7%92%B0%E7%BD%B2%E6%B1%BA%E6%B7%B1%E5%BA%A6%E7%A8%BD%E6%9F%A5-%E6%9C%89%E6%95%88%E6%8E%A1%E8%A8%AA-104000513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