環保議題當道,生活中除了隨手關燈、節約用水外,一般民眾還可以怎麼做?事實上,台灣的消費市場也正進行一場「綠色消費」革命,透過企業與個人消費習慣,落實愛護環境的理念。
環保署為降低環境負荷與營造資源再利用環境,近年來推廣「綠色消費」;所謂「綠色消費」,簡單的說,就是鼓勵大型企業或學校等團體,採購低污染、可回收的材料,並宣導消費者選用節能、省水的商品。
環保署管制考核及糾紛處理處科長簡光文表示,環保產品具低污染、可回收、省電及省水等特性,目前台灣參與「綠色採購」的企業,共有600家,採購金額約20億5千萬元;在個人部分,則是從97年起輔導量販店、超商等1,591家業者,轉型「綠色商店」,販售環保標章產品。
簡光文說:『(原音)現在主要有4個標章,環保標章、節能標章、省水標章、綠建材標章,大概4個標章,所以你看到(產品)本體上有標示,就可以來辨別說,它經過整個核發、有經過驗證的一些環保產品。』
簡光文也提醒消費者,在平日家用品採購上,可以盡量就近到綠色商店選購商品。居家用的,如沐浴乳、清潔劑和洗碗精等都有販售;另外,綠色商店也回收廢電池、廢光碟與廢手機等,消費者也可就近帶去回收處理。
新聞來源:http://tw.news.yahoo.com/article/url/d/a/100602/58/26q3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