〔自由時報記者陳炳宏/台北報導〕由荒野保護協會主辦「第十屆亞太區非政府組織環境會議」,昨天起舉行,超過二十國、上百位國際NGO工作者與學者來台參加;JET(日本環境委員會)資深理事加藤和久教授發表演說強調,近二十年,是西元一八八○年以來,氣溫最高的年代,氣候及環境的變遷,是無法逆轉的變化,但他細舉近數十年來的天災,背後隱含的卻是更多的人禍造成的更大災難,日本三一一海嘯造成核電廠災變,就是人類忽略過去海嘯紀錄所釀災。
加藤和久教授以「回顧與展望,面對遽增的氣候變遷,亞太區多樣化生物的凋零與天災(人禍)」為題在大會中演講表示,日本三一一大地震,主要問題在於忽略過去歷史九百年前已有相同規模的海嘯危害紀錄,在建置核電廠圍牆時,高度不足,導致核電廠並未被地震擊垮,反而是遭海嘯侵襲而釀災。
加藤表示,氣候環境的巨變,無法估計將來的災難,人類要提早做好各種準備;日本現在已思考提早防禦天災,未來努力的方向,包括跨國界綜效合作,解決空氣污染、溫室效應等問題;加強認識野生物及生物多樣性,並促成政策保護;另外也要更重視氣候變遷的影響,努力朝向京都協議目標,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而努力。他並呼籲,各國政策制定,應該鼓勵社會參與,而非獨斷獨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