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17日電)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今天公布,「醫療保健服務業」將在民國103年全面排除適用責任制規定。衛生署認為,沒有配套措施,將引爆住院醫師荒,外科、婦科、兒科先受衝擊。
勞委會今天指出,原適用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的「醫療保健服務業」,包括手術室、急診室、加護病房、產房、手術麻醉恢復室、燒傷病房、中重度病房和精神病房和器官移植小組醫事及技術人員,將在民國103年元旦排除適用責任制。
勞委會勞動條件處長陳慧玲說,在103年排除適用的醫護人員,各地方勞工行政主管機關仍應依勞委會新訂審核參考指引核備,4週內正常工時不能超過168小時,每月工作總時數不可超過240小時。
責任制的初衷是雇主與特定勞工合理協商工作時間彈性,在醫療場域卻發現住院醫師疑因長時間值班,造成過勞死的事件,日前有醫學生團體陳情,希望停止剝削醫事人力 。
衛生署醫事處處長石崇良認為,醫院輪班人力、交接班的頻率將明顯增加,如果沒有配套措施,除了導致醫院成本上揚,間接增加健保財務負擔之外,人力青黃不接,也會影響病患的醫療照護權益。
石崇良解釋,住院醫師的人力配置首當其衝,外、婦、兒等專科常招不到住院醫師,未來嚴格限制住院醫師的工時,不但這些科住院醫師人力不夠,主治醫師必須和住院一起排班輪值,其他需要輪值夜班的專科,也可能招不到足額住院醫師。
石崇良說,目前是「內外婦兒、四大皆空」,內科、外科、婦科、兒科招不足額住院醫師,以後可能變成「十大皆空」,連眼科、骨科、耳鼻喉科、神經科、神內、神外等科別都會招不到足額的住院醫師。
他並指出,當住院醫師荒發生時,人力吃緊的偏遠地區,情況會比都會區更嚴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