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鴻祺 南投】
近年來國內的環保意識逐漸抬頭,最重要的轉變就是社區居民的覺醒,大家都願意為周遭環境來奉獻心力。為了協助社區推動環保工作,環保署特別在南投縣的草屯鎮舉辦中部地區的社區交流活動,以及明年度的申辦計畫說明會,吸引許多的環保社區前來分享經驗。
台中市楓樹腳文化協會理事長 江鳳英:「79年發心(做環保),89年才拿到環境改善35萬元。」
近年來大家都知道環保工作的重要,所以許多社區也默默在推動,正因為有這些模範社區,讓我們的環境變得更美麗,為了鼓勵更多社區參與環保工作,因此,環保署特別安排相關課程,希望可以讓這些社區透過經費的協助,展現社區的環保實力。
環保署綜計處簡任視察 吳鈴筑:「這個申請的內容,可以從環境的維護,或是社區的宣導,或是社區有什麼樣的遠景,要如何讓社區做得更好,那個部分都可以來做。」
苗栗縣大湖鄉公所社福課長 林育文:「這些社區全部都很忙,剛好遇到要開始,種植草莓的季節,所以就由公所的人員來,聽看看這些計畫,要怎樣來幫助社區。」
在台中市的南門里有一群環保志工,他們除了認真從事社區環保工作,還將資源回收的盈餘,用來照顧在地的弱勢家庭,這樣用心的經營理念,確實值得眾人來學習。
台中市南門社區前理事長 邱鴻章:「在資源回收我一直強調,可以用的東西不要浪費,像電器類的東西,我都把它修理好,再送給低收入戶,我們的方向就是救濟比較貧苦的人。」
雖然環保署極力推動社區環保,每年都有編列經費補助,不過有社區私下抱怨,因為在經費的核銷過程中,遭遇相當大的困難,這些社區表示,如果可以簡便流程,相信會對未來的工作更有幫助。